先科聚合氯化铝用于法腈纶废水处理效果显著!
聚合氯化铝用于法腈纶废水处理效果显著!
根据干法腈纶废水中悬浮物特点和所带电荷的性质,将混凝用于预处理腈纶废水的报道较多。有试验结果[2]表明:无机、有机混凝剂进行复配的效果优于单独投加,而且加入硫酸镁后,化学耗氧量(COD)的去除率有提高;最佳组合为聚合氯化铝铁(PFS)+阳离子聚丙烯酰胺(PAM)+MgSO4,COD去除率为32.5%,研究对处理后废水的可生化性没有考察。还有学者[3]将混凝结合先进的“过电位三维电解技术”和“美境高效复合微生物菌种”,组成“混凝-过电位三维电解-厌氧-好氧”工艺处理干法腈纶废水,结果表明:COD从1585mg/L降到95mg/L,NH3-N(氨氮)从65mg/L降到2mg/L,处理后废水的可生化性提高到0.4。但是该组合工艺仅是实验室研究。除了采用PFS、PAM等药剂去除悬浮物,还有利用石灰的混凝作用和膨润土的吸附能力处理腈纶废水的研究[4],结果表明:1%~5%的生石灰和膨润土共同处理后,COD的最高去除率为34%,同样没有考察该方法对于后续生化处理的影响。
近年来还有学者对微波方法[26]、光催化氧化[27]进行了探索,认为微波法和光催化氧化能够提高干法腈纶废水的可生化性;也有一些专利技术[28-31],有的属于小试研究,有的工业化后效果不佳。如中国石油抚顺石化公司腈纶厂污水处理工艺由1990年的生物厌氧(A)-生物好氧(O)工艺,改造为化学氧化(铁碳内电解)-混凝沉淀-缺氧-生物流化-硝化-生物碳处理,但是运行效果仍然不佳。对干法腈纶这种严重污染环境的技术,发达国家已经将其转移到发展中国家,无论是技术本身的改造还是相关废水的处理,都没有相关报道。该技术的发明者———杜邦公司,90年代以后更是侧重于发展功能化、环保化和高科技化的产品,退出了干法腈纶生产,目前为止也没有解决环保问题的动向。和中国一样,其他发展中国家,如印度、缅甸、俄罗斯等同样面临着干法腈纶废水处理的难题,各国家目前只能降低排放标准和损耗。如白俄罗斯新布罗斯克POLYMIC工厂,拥有3种生产工艺路线,其中包括DMF干法、NaSCN法和改性腈纶三条路线,为了减少环境污染,严格控制物耗和能耗,特别是DMF实际耗量仅为28kg/t产品,在纺丝机、水洗机、牵引机等机台上部还安装有吸风罩,并对风气进行集中淋洗回收DMF。中国则是修改了干法腈纶废水的排放标准以维持企业的发展。
4结语
对于干法腈纶废水处理这一难题,技术发达国家在与之相关的研究上处于停滞状态,使用该技术的发展中国家目前还没有解决该问题的相关技术。必须要找到新的突破点解决这一问题。笔者建议:首先需要深入分析该特种废水中污染物的组成特征,确定目标污染物;随后进行多种处理技术的优化组合研究及其他新技术的开发;在生产源头上减少污染物进入水体中,以减少末端治理的难度